呼伦贝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呼伦贝尔市城市管 …

作者:admin   时间:2019-08-07 10:15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全面深化改革新的举措一茬接着一茬,新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画卷跃然如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掀开了中国改革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如既往,把改革这件大事牢牢抓在手中,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改革方案亲自把关、改革落实情况亲自过问,先之劳之、率先垂范,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崭新局面。深入湖北宜昌和荆州、湖南岳阳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等情况,实地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把握好保护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重要思路。改革开放走过40年艰辛历程,进入深水区。面对改革攻坚要解决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困难和问题,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发出号召:“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把准改革发展之脉。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步子再快一些。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同时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落实。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谋定守正出新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三个“不能变”,进一步强调了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会议同时提出,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工作力度和连续性,有计划有秩序推进落实。再启攻坚突破之局。2018年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首次亮相,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善为精准发力之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年)》对158项改革举措进行梳理,列明牵头单位、改革起止时间、改革目标路径、成果形式等要素,形成了未来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施工图”,立下“确保到2022年全面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军令状。言必信,行必果。聚焦利益掣肘的领域,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全面深化改革云帆遍挂、大潮奔涌:一系列重磅改革举措相继推出,表明了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的鲜明态度;关键领域的60多项改革文件全面出台,彰显着改革重点再聚焦,钢牙啃硬骨、重拳破沉疴的空前力度。“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4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郑重宣示新时代开启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和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几天前,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潮流来了,跟不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提出了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的现实路径。党的十九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阶段,部署了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绘就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更对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面对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接力探索、接续奋斗,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领导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失时机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一幅更加瑰丽壮阔的改革宏图徐徐展开。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明确提出了修改的总体要求和必须贯彻的“四个原则”。这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2018年,在中央深改委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转变和优化职责是关键”“先立后破、不立不破”“不仅要把‘块’切好,还要把‘条’理顺”等具体要求,为机构改革科学有序、有条不紊推进指明了方向。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第二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提出27项具体举措,以海南为新标杆,向世界展现中国更高起点推动改革开放的新蓝图……新定位、新战略、新布局,赋予了海南未来无限的创新发展空间。多次深入考察、反复调查研究,从提出“多点一城、老城重组”思路,到论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习近平总书记对设立雄安新区的战略思考不断深入,构想逐渐变为现实。设立一年多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财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把雄安新区打造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提出,赋予雄安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创新发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制度体系。从南海之滨到未来之城,放眼中华大地,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扩大开放的改革举措更加坚定,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抓紧筹备落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国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建立“一带一路”商贸和投资争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基础上,十九届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再推湖长制,严格湖泊水域空间管控,加强湖泊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2018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同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设立上海金融法院,增设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不断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形势;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和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从养老到医疗,从教育到就业,从经济发展到社会事业……党的十九大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精准出击,始终向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迈进。“站在新的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关键还是要真抓实干”——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紧抓不放、挂牌督战,又对新的改革任务加速推进、落地见效,全面深化改革打开新局面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宣布,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全国31个省份已全面建立河长制,100多万名河长已经上岗,很多河湖由此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河湖状况逐步好转。“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问题”“要把调查研究突出出来,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工作做实做深做好”“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抓好改革落实提供了根本遵循。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从上海开始,自贸试验区试点不断扩围,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价格改革围绕“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的方向多点开花、纵深推进,既形成了顶层设计,又在医药、能源、交通、水电乃至景区、专车等诸多领域逐步放开,企业运行成本、政府管理成本、民众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产权制度改革把“有恒产者有恒心”写进中央文件,给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吃下“定心丸”,也让更多的创新创业热情不断迸发:过去7年,我国专利申请量始终居世界首位;过去不到两年,全国有13万个村组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安徽完成改革的试点村集体资产一年增值39.4%。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已经推出改革方案的要狠抓落实,还没有完成的改革任务要紧抓快干,已经落实方案的还要巩固改革成果”。2018年6月2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江苏泰州泰兴市数万吨化工废料非法填埋长江岸边,对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敷衍了事,没有实质整改却宣布完成整改。督察人员深入一线召开座谈会、查看台账,实地查看社区、企业、农村等改革推进和落实情况,既有效发掘了一批基层抓改革落实的有益经验,也如实反映了一些地方存在的改革认识不清、落实不力等问题,既严肃批评工作不足又明确提出整改建议,推动相关改革进一步落地开花。今年以来,新一轮混改试点深入推进,企业活力不断增强;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重点举措初见成效,企业家精神日益彰显。与此同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全面对外开放主动提速。2018年,党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156项任务。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的“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断推深做实,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氛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立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筑牢的坚实根基,在不断迈入深水区的壮阔进程中,改革大业一定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续写新时代的壮丽新篇。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4月17日下午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靠安全保障。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四年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形成了国家安全理论体系,完善了国家安全战略体系,建立了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国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牢牢掌握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性主动。习近平指出,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要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着力防范各类风险挑战内外联动、累积叠加,不断提高国家安全能力。习近平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党的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坚持立足于防,又有效处置风险;坚持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科学统筹,始终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合力。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施更为有力的统领和协调。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发挥好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驾驭风险、迎接挑战的本领。要加强国家安全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国家安全部门和各级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的国家安全队伍。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扎实推进,各方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2017年,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责任进一步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基本形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提速,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稳步推进,工作作风明显转变,脱贫攻坚迈上新的台阶。会议指出,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未来三年,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让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是我们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和挑战还十分艰巨,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不少。一些地方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一些地方精准基础不扎实,政策措施不落实不到位不精准,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打好脱贫攻坚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会议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离脱贫攻坚目标实现期限越近,任务越艰巨,越要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要用好考核结果,对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差的约谈整改,对违纪违规的严肃查处。要结合脱贫攻坚进展和考核情况,改进完善考核评估机制,通过较真碰硬的考核,促进真抓实干,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坚持目标标准,坚持精准施策,加强扶贫干部培训,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落实好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顺利实现。